暑假期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组建了一支由100余名教授、院长、专业教师、管理干部、辅导员等构成的家访队伍,深入全国各地百余户学生家庭,带着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校学生成长足迹单》,为学生和家长送关心、送指导,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新机制,推进学校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知名教授亲自上门,为家长送去“成长足迹单”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是第二次参与家访工作。利用暑期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闲时间,他前往浙江德清2018级国际经贸规则专业蒋同学家中走访。作为中国WTO讲席教授,张磊在家访中为学生和家长详细介绍了学院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的小班化精英教学特色,并耐心解答了家长的一些困惑,使得家长对这一新设专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根据学生《成长足迹单》,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张磊与家长共同探讨了小蒋的学业成绩和素质提升,从学习生活、就业前景到未来规划,均提出了专业化的建议,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当得知蒋同学有继续深造的打算之后,张磊简要剖析了国内外读研情况,并建议他提前思考并早日准备。在谈到专业时,张院长指出法学本科学生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潜力,鼓励他珍惜大学时光和现有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习水平。听完张院长的耐心指导,蒋同学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的父亲更是拉着张院长的手,激动地说:“孩子选择这所学校,能够得到院长的指导,我们家长太感动了。我们以后一定督促孩子好好求学,不辜负学校的培养!”
“带着母校的祝福,我会扎根西部,勇敢前行”
7月底,2019届法学院毕业生张蓉佳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往西藏参加西部志愿者服务工作。在她去西藏之前,学校辅导员冯予婧带着学校和学院的关怀和嘱托来到张蓉佳位于河南省汝阳县的家中,为她送去了满满的行前鼓励与祝福。张蓉佳是校优秀毕业生,她所在的集体曾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冯予婧此行特地为蓉佳父母带去了孩子大学四年的《成长足迹单》。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张蓉佳四年里生活学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成长经历。其中,最突出的成绩单便是一本红灿灿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证书。这本证书凝结着张蓉佳四年的奋斗,也将深深鼓舞着她在未来的西部志愿行中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奋斗。![]()
西部志愿服务注定是艰苦的,为了给张蓉佳一份持久的精神动力,冯予婧送给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这两本书,鼓励她向习总书记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忘初心、磨练意志,在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过出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样子。冯老师还将学校团委吉祥物“啾团团”作为随行礼物赠予张蓉佳,希望母校的爱与祝福一直伴她左右。
家访中,家长说的最多的词是“感谢”
2018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学生孙伟翔高考成绩优异,曾是学校新生奖学金获得者。但是,步入大学后,他的学习成绩有所下滑,究其原因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缺乏清晰的定位与规划。因此,暑假走访工作一启动,统计与信息学院副院长郝程程和辅导员冯越便赶赴天津,与孙伟翔的家长谈论他在这一年里的成长。家访过程中,郝程程将孙伟翔的《成长足迹单》交给家长,为家长详细介绍了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在沟通过程中得知孙同学有考研的想法,并对金融知识感兴趣。对此,郝老师详细介绍了今年考研形势及学院毕业生升学去向,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逐一分析,建议他做好学业规划,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学术活动,强调升学的前提是将专业基础打扎实,希望他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家访中,家长说得最多的词便是“感谢”。孙伟翔的父亲表示,孩子经常提起学校教师对他的各种帮助,说很幸运在大学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为他指点迷津的诸位恩师。“我的孩子很幸运,受到学校这么多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更没想到的是,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还从上海来天津家访,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家长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我们会与学校一起努力,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进步!”孙爸爸说道。
“老师跨越5000余公里的距离来看我”
7月18日-21日,学校党委学工部部长许继亮、国际经贸学院教师吾木提等一行3人前往距离上海5000余公里的新疆喀什。他们走访了4个学生家庭,凯丽比努尔·艾力木便是其中之一。与往日一样,凯丽父母正在地里务农,听闻老师们要来家访,又惊喜又感动,“从没想过大学老师会踏上几千公里的行程来看望我们!”![]()
凯丽兄弟姐妹3人均在求学,仅靠父母务农维持生计,经济较为困难。许继亮老师给家长全面讲解了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贷助减免政策,结合《成长足迹单》介绍了凯丽在校学生和生活情况,并鼓励她继续努力,利用好时间,主动谋划勤思善学,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家访时得知,凯丽今年报名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在学院指导教师带领下,前往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展调研,作为返疆大学生,现身说法为当地准大学生宣讲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此外,她还主动在村委会协助普通话教育普及和脱贫攻坚数据采集工作。老师们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凯丽说:“我从内地新疆高中班毕业后,考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感到很幸运,享受到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和困难生资助政策,一定会加倍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送走老师后,凯丽发一条朋友圈,“很感谢老师们的看望,再一次体会到我的责任有多重,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你们!”一份退休老党员的爱心传千里
7月21日,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谢峰和辅导员陈伟老师从上海出发先至贵州省毕节市,再换乘4趟,辗转近15个小时终于抵达位于毕节纳雍县姑开乡合心村岩口组殷运杰同学的家。此次家访,两位老师除了看望学生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一位老党员的爱心资助送到困难学生家庭。学院一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老党员教师拿出3个月的退休工资资助学生。学院了解到小殷家庭经济情况后,将其列入受助对象之一。![]()
家访中,谢峰代表学院党委郑重地将这份资助款交到家长手上,并将这名老党员受党关怀、感恩回馈的故事讲述给殷运杰同学及其家人,希望他砥砺奋进,感恩思源,将这份爱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辅导员老师为家长送上学生的《成长足迹单》,向家长全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两位老师详细询问了他的未来发展规划及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并针对谢峰的具体情况,鼓励他在权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做好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好上海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学院也针对他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为大山里走出的优秀学子获得全面发展出谋献策。殷运杰同学眼眶红润收下了这份资助款。家长也饱含热泪向两位家访老师表达感谢:“我们娃娃赶上了好时代,考上了好学校、遇上了好老师。”近年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持续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介绍,今年学校暑期走访工作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教授、院长做“头雁”,全校各学院积极响应,教授、院长、系主任等带头走访学生家庭,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年级全覆盖、十九个省市所有生源地全覆盖;二是创新走访形式,每位家访教师带着学生的《成长足迹单》,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获奖荣誉及社会实践、学术竞赛、文体活动等情况,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发展情况,受到家长的欢迎;三是为每一位受访学生赠送两本书,一本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本是走访教师精心挑选的书籍,鼓励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奋斗者和追梦人。据记者了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积极开展“三全育人”改革,着力打造1+X多元育人队伍,学校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服务人员和校友、家长都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构建育人同心圆。结合1+X多元育人队伍,学校于2018年开展“家校共育”新举措,推动学校教授、院领导、系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干部等走入学生家庭,每年寒假走访上海生源学生,暑假走访外省市生源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成长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为每一位学生制定成长发展档案,持续关注学生的成长细节,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业发展、生涯指导、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指导,密切家校联系,凝聚育人合力,更加精准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