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商务研究》再次入选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出版周期: 单月15号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18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049/F
E-mail:ibrjournal@126.com
电话:021-52067319
    全选
    显示方式: |
    2025年第5期文章目次
      国际经贸
    • 张鹏杨,邢静萱,刘锋

      2025(5):1-20

      Abstract:

      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作为威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因素,制约了进口高质量发展。本文以 2018~2019年各国实施的多轮加征进口关税产品清单为准自然实验,依靠2012~2022年跨国产品层面数据,探究各国对外加征关税对本国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影响并考察原因。研究发现:对外加征关税会加剧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且加征关税幅度越高,对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影响越大;以加征关税为代表的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一方面加剧了各国的经济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重构了各国产品在不同经济不确定性市场的进口结构,使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进口来源市场集中度相对升高,是造成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上升的两个重要原因。进一步地,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会加剧各国进口波动,对产品进口规模和进口产品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冲击,影响了进口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警示各国谨慎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代智慧,钮约,李小克

      2025(5):21-40

      Abstract:

      本文基于产品质量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抵御力与恢复力两个维度测算出口韧性,探讨产品质量对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抵御力较弱,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出口恢复力较弱;产品质量提升能够显著增强出口韧性,但在技术密集型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及国有企业,这种正向影响较弱;产品质量对抵御力与恢复力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产品质量通过需求波动抑制效应增强了出口抵御力,而通过市场多样化效应增强了出口恢复力。本文的发现为防范与化解高质量产品出口可能存在的风险、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提供了决策参考。

    • 黄烨菁,李锦明

      2025(5):41-57

      Abstract:

      全球价值链位置是评判产业竞争地位的重要依据,单独采用价值链上游度衡量价值链分工位置可能导致误判。本文解析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行业投入产出增加值率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基于“两分法”的思路构建了一个与产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水平相关联的增加值率度量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制造业的增加值率经历了从第一阶段(2007~ 2013年)的上游供给端主导到第二阶段(2013~ 2018年)的下游需求端主导的转换;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上游行业)的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上升带动了实际增加值率上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游行业)的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与下游需求端增加值率的变化具有较大反差性,汽车制造业(下游行业)的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与下游需求端增加值率均呈现提高态势。本文构建的度量方法对深入认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经济学内涵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 国际经济法
    • 宋云博,谢兰星

      2025(5):58-71

      Abstract:

      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幅增加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和科学研究的财政资助,也对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国际贸易设置了壁垒,包括“护栏条款”等限制性条款,并配合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和外资安全审查手段系统实施了针对“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政策措施。在推进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语境中,为捍卫和深化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应在 WTO法及其非歧视待遇原则下检视该法案限制性措施的合规性问题,厘清美国芯片规则措施与出口管制、外资安全审查配套措施等底层逻辑和运行机理,并寻求运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中国涉外反制裁措施,保护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合法正当权益。

    • 桑远棵

      2025(5):72-84

      Abstract:

      投资者通过重组投资等方式挑选更有利投资条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类现象要归因于投资条约网络的碎片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去政治化、法人国籍认定标准的单一化与扩大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投资者挑选条约不仅助长了投资者滥用条约之风,更有违投资条约的互惠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践中,仲裁庭已经就如何规制投资者挑选条约发展出多种裁判路径,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认定挑选条约的投资者作出的投资不符合善意原则而排除仲裁庭的属物管辖权,此种立场未获得普遍支持;二是刺破公司面纱原则在特定情形下具有可适用性,但就其适用标准尚未形成共识;三是禁止滥用程序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其适用标准仍有待具体化;四是属时管辖权具有一般适用性,但投资争端的发生时间不易准确识别。细化禁止滥用程序原则的适用标准、优化法人国籍定义模式、改进拒绝授益条款、施加程序性费用的不利负担、放弃引入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有助于在不同程度上抑制投资者挑选条约现象。

    • 数字经济与贸易
    • 彭德雷,杨莹泽

      2025(5):85-99

      Abstract:

      发展数字贸易是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数据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资源,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开展数字贸易的关键因素。在数据跨境流动合作议题下,美欧先后签订《安全港协议》《隐私盾协议》和《数据隐私框架》,虽历经波折,但基本形成了数据跨境流动的跨大西洋合作机制。美欧在数据保护议题中的价值主张、立法体系等差异是双方合作存在的主要分歧,而对行政措施监管以及权利救济的不足则成为影响双方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美欧数字贸易市场相互深度依存,双方近年来通过不断协商使得合作机制渐趋成熟与完善。观察美欧长达数十年的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机制的演进和主要特征,有助于中国更好地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推动数字贸易发展,更好地支撑贸易强国建设。

    • 霍伟东,吕晨炜,郭云

      2025(5):100-114

      Abstract:

      基于中国 2010~2021年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特质。基准分析指出,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当企业具备多元化的供应链配置或高对外融资依赖度时,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效应表现更强。渠道分析进一步表明,在不同的情境下,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可以通过宽松的融资条件及更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另外,跨境电商政策冲击产生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效应在企业股权性质和企业资产规模方面具有异质性。因此,需要支持企业优化供应链配置,加强异质性融资体系建设,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立为契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全选
    显示方式: |
    全选
    显示方式: |
提交
元数据检索
Baidu
map